期末复习干货来啦,这些方法高效又实用!快为孩子收藏吧~|支招
民小编说
眼下正值期末,孩子们都进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。复习时间是有限的,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。在复习备考中,孩子们怎样的复习节奏才是正确的?有哪些高效的复习方法?同时要避免哪些复习误区?一起来看——
掌握正确的复习节奏
为同学们推荐三段分步的高效复习法,大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,参考使用。
· 第一段,全部学科的总复习
1.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
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,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,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,做到一目了然。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、互不连贯的内容,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。这一阶段的工作,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,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,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。
2.消除疑点
在完成了“整理”工作后,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。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。一般来说,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“关键性问题”,一定要理解透。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,必然大有好处。讨论中,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,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。
· 第二段,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
这一阶段主要目的,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,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。
1.重点在于做练习
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,以训练应用能力。像数学、物理等学科,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。所做的练习,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,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。语文、英语等学科,要以教科书为中心,练习读法、译法、语法等。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,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,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。
2.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
基础不扎实,却猛看各类参考书,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,不但浪费了时间,效果还不会好。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、公式、定理等。复习这类学科,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,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。面对一门学科,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,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,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。
· 第三段,各科重点复习
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,这时怎样复习效率高呢?
1.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
在复习的第三阶段,你可能已经将教科书的内容复习多次。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,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,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,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。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,临到考试,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,就难以运用自如。
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?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,再专心地看一看,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。记忆的时候,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,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,写在纸上。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,其他内容顺藤摸瓜,按逻辑顺序充实,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。
2.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
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,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,“由远而近”地复习,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册,从1、2、3、4页开始,再复习第五册、第六册。这样复习有好处,开始很用功、很周密。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,越往后,越松垮,最后匆匆结束。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,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,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,以“碰运气”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。
其实,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,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,难度也高,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。既然如此,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,便有些得不偿失。另外,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,回忆起来,比较省时间。后学的知识,一般综合性比较强,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,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,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、拿不准的知识,再随时往前复习,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,两者都加深了印象。
运用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工具
1.番茄时间法
使用番茄时间法,以25分钟为单位,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,之后休息五分钟。番茄时间法就是一个训练,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,逐渐升级到保持一小时、一上午的专注,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。
2.思维导图法
复习要重视背诵,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。尤其涉及背诵量很大时,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,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,在检查背诵效果时用思维导图法。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,不仅能节省时间,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又梳理一遍,从而提高背诵的效率。
3.任务分解法
根据一定的原则,把要完成的整体复习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,再把小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单元任务,然后逐个击破,这样更容易完成复习工作。
4.分散复习法
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,同学们应该一下子复习完呢,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?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,实验的结果表明: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。对于孩子来说,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。所以,不妨每次复习30分钟,中间休息一会儿再复习,这样就不会疲劳,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。
5.交叉复习法
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,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,即这30分钟复习语文,休息后换成数学,再之后又换成别的科目,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我们产生厌倦心理。
6.点滴时间法
加大对基础知识、基础技能的复习力度,做到温故而知新。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,争取多记几个公式,多背一篇课文,多温习一遍老师讲的重点。
7.查漏补缺法
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抓住重难点,还可以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再分析,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避开四个考试复习误区
1.忽视基础题,只做难题
也许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复习的时候需要多做一些难题,这样有利于孩子成绩的快速提高。所以,很多家长都在孩子复习的时候给孩子安排了大量的难题,让他们专攻这些难题。
其实,在考试的时候70%都是基础题,20%是中等题,只有10%才是难题。没有必要为了那10%的难题去做大量的练习,就算难题都做对了,但是基础题做不好,那只会顾此失彼。
而且大量练习难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。慢慢地只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,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最后却拿不到好成绩,这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2.一味打疲劳战,不注重效率
学习一定要争分夺秒,挑灯夜战吗?其实,这样一味打疲劳战,不注重效率的复习都是在做无用功。也许熬了一晚上去学习,还没有那些专心学两小时的人高效。
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打疲劳战,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,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考前熬夜复习很不应该。如果平常大家不好好复习,积累经验,只是靠临时抱佛脚是没法考出好成绩的,熬夜只会让孩子睡眠不足,影响临场发挥,弊大于利。
在指导孩子复习时,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,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,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,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,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。
3.陷入题海战术,得不偿失
考试之前多做题,多练习确实对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很有帮助。但是并非是做的题越多就越好,如果陷入了题海战术,那么最终可能得不偿失。
很多家长都误以为孩子在考试之前必须要多做复习题、自测题、模拟题等等。整天做得人眼花缭乱,眼冒金星,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。
要知道考试的题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光做题是不会把所有的知识点涵盖到,相比搞题海战术,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更重要。
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习题,摸索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来。其次,必须要建立错题集,把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,对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及时复习。最后,及时做好反思总结,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,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。
4.面面俱到,一味求全
对于学生而言,无论从全局的角度,还是从单科的角度,都不可能面面俱到。考试不仅受卷面的限制也受时间的限制,不可能涉及所有的知识点。所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分清楚主次,不要避重就轻地复习,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。
家长要督促孩子巩固和掌握已有知识,在此基础上让孩子理解和学习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。不要在复习阶段盲目去专攻自己比较弱的科目和习题,也不要去学太多新的内容。
微信编辑|陶玉祥
推荐阅读
欢迎订阅
①扫码订阅2024年《人民教育》杂志
②关注“人民教育”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,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
欢迎分享到朋友圈↓↓↓